獅語畫廊上海空間六月呈現兩位藝術家/組合雙個展:藝術家馮力仁的個展“多樣性”(Multiplicity)以及與藝術家計文于& 朱衛兵的個展“這邊都是事”(Affairs Going On!)。
在獅語畫廊上海空間一樓展廳,這個位于武康庭昔日法租界的老洋房內的白盒子空間里,藝術家馮力仁帶來的7件雕塑作品營造出一個冷靜、溫暖、又克制的“多樣性”場域。
生於香港、留學加拿大,在從事工程師職業多年后,馮力仁的工作重心轉向藝術創作,1993年他修畢香港大學校外課程所舉辦之現代雕塑文憑課程,同年隨唐景森先生習木雕;2014年起,他被委任為香港藝術館專家顧問;2018 年他獲得香港政府民政事務局頒發嘉許狀特予嘉許促進文化藝術方面的發展貢獻。
馮力仁對于現代都市人們的生活境遇有著更多的感同身受與體悟,他的作品探討中產階層的生存狀態,以及日常所面對的挑戰。他將自身的經歷與感受融入作品,精心的刻繪和詮釋了人類的生存狀態,引發觀者共鳴。
標志性的木雕作品,木頭的溫潤質感、精細的手工感、與水泥冰冷堅硬的人工特質形成強烈對比,令人聯想高樓林立和自然環境不斷被侵蝕的香港,這不僅是馮力仁所生活的香港,也是每個人所身處的這座城市。
近年來,他的創作材質延展至更多不同媒介,帶來觀察社會更多的想象空間,就如本次展覽名“多樣性”所言,展現出一種對于當下城市與社會系統的多緯視角。
頻繁的人口流動、高強度的生活節奏、變幻不定的生存樣式、愈來愈疏離化的交往以及浮躁的生活氣息,都使現代人容易迷失自我與方向。無疑,這是身處于城市之中人類的共性。
馮力仁更像一位城市觀察者,在他看來,與居住在社區外的個體相比,觀察一群人總是相當有趣。如其自述中所言:“不可避免的是,城市越來越多元的同時,也越來越兩極化。有些人如同群居動物一樣因襲彼此的行動和思考,而有些人則煢煢孑立,卓爾不群。”
他將這種對“人“細膩的觀察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經常出現的身穿襯衣和西褲小型人物是他的象征性的形象,模糊的面部人物形象弱化著對于個體形象的認知,而網狀結構則讓人聯想起復雜的社會結構:被層層網狀結構困住的人物,就如這張社會之網,縱橫交錯著每個人生活與工作的種種瑣碎。
其作品于2008年入選香港藝術中心三十周年藝術獎, 2005年入選香港藝術雙年展, 1993年入選視覺藝術協會舉辦之”視藝創明天”視覺藝術創作大賽, 1996 及1999年均入選夏利豪基會藝術比賽。藝術家曾參與多個海外、本地及內地展覽,作品在香港、內地多個商場及公共空間交流展示,被眾多私人、機構、大學及博物館收藏。
計文于,1959年出生在上海。1980年畢業于上海市工藝美術學校,1988年畢業于上海輕工業專科學校裝潢美術系;朱衛兵 ,1971年生于黑龍江,計文于& 朱衛兵主要個展包括:上山·下山, 諾金酒店, 北京(2016);計文于&朱衛兵: 跟著! 跟著! 跟著!, 香格納M50, 上海(2011);舉花的人, 計文于 & 朱衛兵, 香格納M50, 上海(2007)。
對于觀者而言,“通俗”與“荒誕”、 “戲謔”與“玩笑” 是計文于和朱衛兵藝術作品的表象,這些特質不僅貫穿計文于繪畫創作中 ,也體現在他與妻子朱衛兵共同合作創作的以“布”為主要材質的軟雕塑作品中。
從繪畫轉向軟雕塑創作,計文于用“布”找到對于自我的挑戰與突破口:“布有它的缺陷性一面,但也凸顯了它的特點。它隨意、它隨和、它溫暖、但又不易被擺布,它有它的性情和個性,它把種種攪合在一起,并發出無窮的可能性。”
成群的“人型布偶”是計文于& 朱衛兵軟雕塑作品常見的藝術形象,這些或普通日常、或戲劇化的場景式營造,不僅以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演繹再現了從特殊年代延續至今的記憶圖像,獅語畫廊上海空間二樓展廳中,這些“人型布偶”所構建出的眾生相既帶來一種普通人的視角,也是當下社會中群體特性真實反映。
藝術評論家、策展人馮博一曾撰文指出,計文于和朱衛兵的作品讓我們在視覺層面能獲得整體上的輕松和愉悅,但當我們沉浸于每一個看似荒唐的場景時,又可以非常鮮活生動地感受到某種人性的乖張,生存的悖謬,以及創作主體對社會現實的質疑態度:“這種荒誕方式在于他們以戲劇化的結構、形態設置了作品的語境,表達了中國現實急劇變化的游戲性、虛擬性的生存情境,同時又隱藏著 ‘存在便是一種荒誕’的思想背景。”
藝術家以一種特有的詼諧幽默的方式呈現對當下社會的多維思考,這種近乎感性的創作方式同時帶來最為鮮活與真摯的表達,這些作品看似輕松隨意的背后,展現的是中國近幾十年來現代化過程中社會變遷和文化現象的微觀縮影,也是社會進程中人們的失落與狂歡、癡迷與驚醒、進步與后退。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13日。
“多樣性” 馮力仁個展 | “這邊都是事”計文于& 朱衛兵個展: Shanghai
Past exhib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