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獅語|卞青個展:見山

2025年4月26日 - 6月15日

獅語畫廊 | 上海

卞青個展:見 山

策展人:鮑棟

 

獅語畫廊將於2025年4月26日至6月15日舉辦藝術家卞青的個展《見山》。展覽呈現他過去十五年來圍繞“山水”這一母題持續推進的繪畫實踐,既是階段性總結,也是一場關於觀看、語言與圖像之間關係的重新提問。

 

展覽標題《見山》取自《五燈會元》中“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這句古語既可視為卞青繪畫方法的一種隱喻,也提供了進入其作品的觀看線索。在卞青的繪畫中,“見”是一種經驗性的觀看,而“識”則關乎語言、文化與結構層面的理解。他的作品往往在圖像的建立與拆解之間遊移,既保留山水的視覺印象,又不斷對其形式與意義提出質疑。

 

卞青自2010年起以“山水”為題,展開系統性的圖像實驗。早期作品以油彩反復擦染,山體若隱若現,仿佛被霧氣籠罩的虛影。這些畫面中,山不是地理的存在,而是意象的回聲,回應著傳統文人畫中“理想自然”的投射,也映照著“澄懷觀道”式的觀看姿態:世界寧靜,心亦空明。

 

進入“隱山集”與“顯山集”系列之後,卞青逐漸將“山水”從自然意象轉化為文化母題。他不再描繪山的模樣,而是在畫面上與傳統山水“動手交談”:青綠赭石與米點皴交錯使用,金石筆意與魏晉趣味在布面肌理中彼此試探。畫面像是被拆解重組的語法結構,一切熟悉的技法在他手中都被調轉了方向。

 

近年的“後山集”“辰州集”“能解集”系列,則進一步將山水圖像抽離為線、形與色的空間結構。他從傳統繪畫中提取出的不再是圖像,而是方法。他不再“畫山”,而是在構造一種可以容納“山之思”的結構語言。他的筆觸不再講述,而開始編織,甚至建築。他的山,越來越不像山,反而越來越“是山”。

 

值得一提的是,卞青的繪畫方法既有文人筆記的碎片性,也帶著某種思想寫作的密度。他的每一張作品都像是一段圖像的思辨過程——有時冷靜敘述,有時突然中斷;既是陳述,也是追問。他不滿足於圖像的完成,而是讓畫面保持一種“進行中”的狀態,仿佛思緒仍在畫布中游走。展覽《見山》所指的不止是一組作品,更是一次在繪畫中持續發生的思想運動。在“見”與“識”之間,卞青以畫為問,反復叩響山的表層與內裏。他的畫不是風景的再現,而是一種可見的思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