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Basel Hong Kong 2024 | UNRESTRAINT: Works by Li Di and Zhang Fangbai

2024年3月26日 - 3月30日

獅語畫廊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4

UNRESTRAINT 疏野

李迪 張方白 雙人展

 

展位 3C 44

2024年3月26日至3月30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獅語畫廊隆重呈獻李迪(生於1963年,中國內蒙古)和張方白(生於1965年,中國湖南)的聯合展覽 ──《疏野》。

 

「疏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旨趣,包含一種前進式的退步,它需要在結構的過程中完成循序遞進的簡化,同時吸收並消化當代社會與傳統世界的關聯與隔膜。本次獅語畫廊所呈現的兩位藝術家李迪和張方白,同樣身為60後,他們都於八、九十年代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在他們的作品中,既有表現強烈的繪畫語言,又有無意識的繪畫特徵。它們既是意象的 ── 介於無意識與有意識之間的中國式的寫意精神, 也與德國新表現主義的風格有更多的相似性與延伸性。

 

李迪作為完整經歷中國當代藝術近四十年發展變遷的藝術家,他不再把新表現主義作為衣缽,而是試圖將繪畫精神的含義消解在形式表達和日常視覺體驗中,通過回歸繪畫語言本身去重構抒情的表現。早在八十年代初,李迪汲取哲學與文學中關於自我獨立性的思想,並吸收了德國新表現主義的繪畫精神,對他所一直奉行的學院藝術產生質疑,他意識到藝術在新的時代需要更多的本體語言的淨化和融入更確切的社會內涵,而這種淨化的表現不單純是接受與反叛矛盾共生的狀態,也體現為對自身的反省。在1990-2010年的留德期間,基於錨定在自身探索的動力,李迪的創作實現了對藝術自身語言的轉換。地域的間隔與斷裂進而促進了個體的自覺意識與獨立品性,他脫離了學院繪畫的影響和束縛,延續了自發的表現型繪畫,持續地尋找和挖掘生命本身的原動力。自2010年海歸後,李迪的繪畫進入了另一個重要的階段,他在藝術的實踐過程中愈發地重視繪畫語言本身的力量與內涵,受到中國禪宗繪畫的偶然性啟發,從複雜的表述中抽離出來,以更自由、簡潔及抽象的語言為特徵,回歸繪畫自身的語境之中,繼而他在作品的演進中探索著繪畫的精神邏輯與其信息性,在實踐的過程中探索構成的新可能。本次獅語畫廊帶來的李迪作品分別涉及他的《中華HB》、《見白》、《角》和《縱橫》四個系列,從鉛筆木板到紙本碳筆至布面丙烯,這些作品代表了李迪在回國之後繪畫語言上的蛻變。

 

張方白在1987年報考中央美術學院本科時,即通過撰寫《建立中國本土藝術之我見》,提出了實驗西方現代藝術的主張,這預示了張方白在未來創作歷程中選擇的道路。張方白的創作歷程深深扎根於傳統中國繪畫,也發展出了獨特的視覺語言。當他在天津美術學院任教期間,已明確提出了探索中國表現道路的方向,期間創作的《鷹》系列,力求將當代藝術與中國美學聯繫起來。張方白吸收了歐洲新繪畫與德國表現主義的影響,並試圖通過對中國傳統審美意象的吸收與回溯,取法於中國書法與水墨, 創造出表現主義形式中的傳統美學追求,達到「氣韻」與「張力」的平衡。他使用的「積墨法」,以一種黑白灰的色調,凝滯的筆觸,顛覆視覺的次序,並介於有形無形、虛實相交的結構之中。在畫面形象和創造上,讓人看到作者在轉換或重構八大山人的創作意圖,藉以探索中國表現的新形式。本次展出張方白的作品為《鷹》系列、《凝固》系列、《根》系列與《白石》系列等,它們既彰顯出了中國傳統繪畫精神與西方表現主義思潮之間的關聯,又通過與藝術家個人思想流變的融合,傳達出渾厚的色彩與藝術家個人意象所實現在構型方面的力量感。

 

是次展覽呈現這兩位藝術家接近四十年創作生涯的體悟,以一種內省的方式探索著繪畫語言的意象。此次展覽以《疏野》為題,展現當代中國表現主義繪畫的探索與實踐,同時為兩位藝術家在融合東西方表現主義精神的道路上提供了對話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