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語畫廊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5
《墨動》- 顧小平個展
獅語畫廊展位 3D 28
2025年3月26至30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獅語畫廊將在2025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呈現顧小平的個人項目《墨動》,聚焦藝術家近年創作的三個代表系列:《行走的墨線》、《觀物取象》以及《均值》。
自90年代起,顧小平就以豐富的攝影、裝置與行為藝術活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舞台,熾烈、乖張、叛逆地進行自己前衛的藝術實驗,直截呈現了經濟文化轉型期中國社會的種種社會圖景,以中國當代最具前瞻型藝術家的身份而知名。2013年起,顧小平則以《行走的墨線》開啟創作的新面貌。從《行走的墨線》至《觀物取象》與《均值》,他利用中國傳統木工用具墨斗進行的繪畫與行為實踐,在抽象繪畫的領域延續其素來藝術語言的實驗,也以身體力行的行為與勞作形成了自身切實的修行哲思。
出現在顧小平作品中的墨斗是一個傳統的木器製作工具。顧小平重新徵用這種極具東方美學的傳統匠人技法,將其重新煥活於當代語境:他將墨線以固定在紙張或布面框架的測端,在墨倉中充盈墨汁,以近乎彈奏的方式「作畫」於作品表面,形成一道道墨線的痕跡。精準的把控、理性的拿捏,一而再地反復打線,不止不休,直至作品表面被墨的線痕所佔滿。墨線的重複撥動,在畫面上形成了疏密有秩的紋理——遠看如深沉的色域,近看充斥著密集的田字紋樣,或運線的過程中天然形成的顏色的明暗對比。撥彈的力度與次數則決定了畫面的最終樣貌。比起二維平面的視覺鋪陳,顧小平的繪畫更如突破維度空間的行為的聚合,《墨動》也因此超越了墨線在畫面上留下的痕跡,指向肌肉指揮下的力度在縱向空間的積聚,指向高度凝聚的肉體勞作本身與行為背後流淌的時間。
在這般延續、單調,具有古典主義精神的動作中,顧小平以擁抱匠人手法的方式,設立了一種新的創作規制。他認為在這般無限制的重複之下,是一種「性質」的鍛煉——它以古樸的姿態拒斥喧囂,力行秩序的重構與守衛;又在隱忍中叛離循規蹈矩的慣常語言,拋棄與遠離被人熟知的審美圖示。如策展人、評論家馮博一所言:「與其說顧小平是在客觀地利用墨斗綳線,不如說這是他有意地處理與破壞我們慣常的審美意識。顧小平身體力行的繪畫語言方式,是一種超文本的戲仿效果……不僅僅是對以往審美趣味、樣式的顛覆與破碎,也是拼貼與建構性的嘗試,從而產生出一種新的視覺張力。這來自於他對藝術作品、美術史所形成的認知方式和敘事規則的反叛與挑戰。」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行走的墨線》、《觀物取象》與《均值》系列中延承了顧小平作為一名藝術家幾十年來在中國土地上的創作實踐脈絡,並從未背離他通過多媒介的藝術對於社會現實的關切與反思。進入知天命之年的顧小平,用慎獨而內省的方式建立著外觀與自處的新秩序,更穩健而有力地回應失序的外界,用「修心」與「煉體」的身體行徑,越過與撫慰動蕩之下的創痕。在墨線反復的疊加之間,觀者得以照見「墨動」之跡,在獨特的藝術實踐中體會到墨線間流淌著的無盡時間與思想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