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語画廊 | 上海
卞青个展:見 山
策展人:鲍栋
狮語画廊将于2025年4月26日至6月15日举办艺术家卞青的个展《见山》。展览呈现他过去十五年来围绕“山水”这一母题持续推进的绘画实践,既是阶段性总结,也是一场关于观看、语言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重新提问。
展览标题《见山》取自《五灯会元》中“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只是山。”这句古语既可视为卞青绘画方法的一种隐喻,也提供了进入其作品的观看线索。在卞青的绘画中,“见”是一种经验性的观看,而“识”则关乎语言、文化与结构层面的理解。他的作品往往在图像的建立与拆解之间游移,既保留山水的视觉印象,又不断对其形式与意义提出质疑。
卞青自2010年起以“山水”为题,展开系统性的图像实验。早期作品以油彩反复擦染,山体若隐若现,仿佛被雾气笼罩的虚影。这些画面中,山不是地理的存在,而是意象的回声,回应着传统文人画中“理想自然”的投射,也映照着“澄怀观道”式的观看姿态:世界宁静,心亦空明。
进入“隐山集”与“显山集”系列之后,卞青逐渐将“山水”从自然意象转化为文化母题。他不再描绘山的模样,而是在画面上与传统山水“动手交谈”:青绿赭石与米点皴交错使用,金石笔意与魏晋趣味在布面肌理中彼此试探。画面像是被拆解重组的语法结构,一切熟悉的技法在他手中都被调转了方向。
近年的“后山集”“辰州集”“能解集”系列,则进一步将山水图像抽离为线、形与色的空间结构。他从传统绘画中提取出的不再是图像,而是方法。他不再“画山”,而是在构造一种可以容纳“山之思”的结构语言。他的笔触不再讲述,而开始编织,甚至建筑。他的山,越来越不像山,反而越来越“是山”。
值得一提的是,卞青的绘画方法既有文人笔记的碎片性,也带着某种思想写作的密度。他的每一张作品都像是一段图像的思辨过程——有时冷静叙述,有时突然中断;既是陈述,也是追问。他不满足于图像的完成,而是让画面保持一种“进行中”的状态,仿佛思绪仍在画布中游走。展览《见山》所指的不止是一组作品,更是一次在绘画中持续发生的思想运动。在“见”与“识”之间,卞青以画为问,反复叩响山的表层与内里。他的画不是风景的再现,而是一种可见的思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