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德意志民族与生俱来的善于反思的特性,帕特丽夏·沃勒被视为欧洲艺术史上第一位利用手工钩织演绎现代先锋冷幽默的艺术家。在她看似柔和无邪的钩针作品表象之下,伫立的是令人惊讶的丰富隐喻。形式与内容的错置、媚俗与高雅的对位、天真与狂暴的对撞。鲜明的层次反差让沃勒的作品好似成为了怪诞但迷人的一曲复调。
帕特里夏·沃勒对针与线的运用始于其在卡尔斯鲁厄国家美术学院学习期间。沃勒意在寻找在艺术世界中尚未被广泛使用的媒材,也有意摆脱机械制造下的工业束缚。羊毛、棉花、织布,这些在传统性别认知中被定位为"居家"、"典型女性"的媒材,与大众视野中"不合时宜"的针织工艺,被视作与高级艺术毫无关联。如同艺术家本人所言,"这种可以称之为真正女性化的材料和方法,反映出我们在艺术、文化和社会中的地位。"沃勒的作品以对刻板印象中所谓"落伍"的形式运用,挑战传统惯例,并拓宽严肃议题的探讨边界。
她的创作常涉及天真的孩童、可爱的动物,或著名的电视卡通人物,但其明亮的卡通风格下常常带有惊人的暴力因子,构成了内容与形式间的古怪奇妙的反差。取材于流行文化的血腥的元素在沃勒"充满童趣"的作品创造了荒诞、反常的喜剧效果。虽然她以绝妙的技法狡黠地构建了"无邪"的门面,沃勒的作品却从未是温和纯真的,她的作品处处充斥着强烈的讽刺与批判,几乎即刻调动起观者下意识中的震惊与不安。羊毛这一本该为人类提供庇护与温暖的材质,现成为了诱捕、欺骗对象的外衣。在沃勒处理作品的方法中,我们可以窥见当下社会是如何面对不同形式的暴力、容忍不断渐长的暴行。
正是沃勒作品中对当前时代心理的精准侧写,让其"不恰当性"变得恰如其分。她游走在媚俗与高级艺术的间隙,以诙谐的姿态轻松搭建起一座极富智性挑战的文化迷宫。如沃勒自己所言,"通过一种充满挑衅的戏谑手段,我将荒谬与怪诞融为一体,将对日常生活的悉心洞察与对人性的永恒好奇相结合。"